瑪塔牡蠣鈣|人物影像志《小超訪談錄》專訪“牡蠣大王”王永明
人物影像志《小超訪談錄》,是“中國唯一全國落地播出的農資行業專業電視欄目”《中國農資秀》結合欄目資源優勢,由農業節目主持人,制片人孫希超主導策劃的一檔大型人物專訪類節目。在《小超訪談錄》里,小超根據被采訪者人物性格,以幽默、詼諧、親民、接地氣的語言形式,分享三農領域大咖的農業故事和農業觀點,傳輸正能量。本期《小超訪談錄》將會帶大家認識“牡蠣大王”——王永明。通過王永明對農業的真情實感,展示王永明“牡蠣大王”的風采。
“牡蠣大王”王永明和農業主持人小超進行親切交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牡蠣大王”王永明讓牡蠣殼變廢為寶
福建,作為占了中國大部分的牡蠣產量、養殖面積的省份,詔安縣又是福建牡蠣養殖具代表的基地,千百年來牡蠣養殖為“八山一水一分田”詔安縣漁民都是靠養殖牡蠣為生,而在這背后帶來的牡蠣殼固廢也給當地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使得詔安縣“威名”昭著,尤其一到夏天,房前屋后堆滿的牡蠣殼散發出的腥臭引來各種蚊蟲,如何處理這些牡蠣殼固廢一直是當地人為之努力的方向。王永明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這種環境的人,如何處理牡蠣殼固廢,改善當地生活環境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標。
美麗望洋臺
據王永明介紹,自2011年起,八年以來他們一直專注于牡蠣殼固廢垃圾的處理,在詔安縣三個基地,每年可以處理牡蠣殼35萬噸,從2016年開始詔安縣牡蠣殼固廢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得詔安縣的牡蠣殼變廢為寶,進行資源化利用,而隨著2019年廈門瑪塔生態股份有限公司新產品“瑪塔牡蠣鈣”隆重上市,”牡蠣大王”王永明以牡蠣殼循環利用突破口,打通了詔安縣服務綠色環保產業。
瑪塔股份生產車間
“從救一人到救一縣”,中醫學高材生王永明“棄醫從農”
王永明,瑪塔牡蠣鈣創始人,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一個小漁村的6口之家,貧窮伴隨了王永明的整個童年,作為家庭長子的他小小年紀就開始和父母一起挑起了家庭重擔。后來王永明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中醫專業,成為了當地一名大學生,成功的走出了那個一到夏天就發出“惡臭”的小漁村。
小時候的王永明(前右一)
據王永明回憶,當年無意中發現中藥材里的“牡蠣”,通過查詢資料醫學著作《本草綱目》,發現牡蠣在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等方面有著很好的療效。看著自己從小避而遠之的牡蠣殼,在別人眼中居然是個寶貝,也正是這次發現王永明作為當地一個走出來的大學生,又返回了那個“腥臭”的小漁村,面對他的選擇不光王永明的父母,當地的很多人都難以理解,而王永明避開他人的流言蜚語,開始尋找解決牡蠣殼固廢的方法。在走訪中王永明了解到,當地自古以來就有煅燒牡蠣作為肥料和殺蟲劑的傳統,只不過近幾年化肥助力增產的效果讓很多人摒棄了耕作模式,于是2011年10月王永明成立了泉州春天農業,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牡蠣殼從新回歸農業,在助力當地農業發展的同時,解決了牡蠣殼固廢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現在當有人再問王永明,當初離開學校沒去掙錢,而選擇了和牡蠣為伍是不是后悔,他會笑著說“你看現在咱們村里還有牡蠣嗎?沒有了吧,我處理了。”而現在的王永明這位“醫生”的轉變也真正實現了自己“從救一人到救一縣”的愿望。從2011年到2019年,八年的時間王永明的泉州春天農業,也一步一步成長為廈門瑪塔生態股份有限公司。
“瑪塔”——來自美麗新西蘭小鎮
瑪塔牡蠣鈣,是王永明為自己牡蠣殼肥料起的名字,而說到為什么要叫“瑪塔牡蠣鈣”這還要從王永明的“游學”說起。據王永明介紹,在剛接觸到牡蠣殼的時候自己沒有任何經驗,為了尋找牡蠣殼固廢處理方法,自己曾前往日本,新西蘭等國,以及中國臺灣學習,在“游學”中王永明不僅發現,牡蠣殼作為21世紀極具魅力的生物改良材料之一,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而且新西蘭的一個小鎮讓王永明眼前一亮,因為這個小鎮的地理位置和王永明所在的小漁村極為相似,而不同的是在這里隨處可見的牡蠣可固廢和漫天飛舞的蚊蟲,有的卻是藍天白云,綠水紅花,這讓感觸頗深,這個小鎮就是新西蘭北部的瑪塔瑪塔,這也正是“瑪塔牡蠣鈣”的由來。王永明說自己把企業稱為“瑪塔生態”,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詔安縣可以成為第二個瑪塔瑪塔,不僅擁有隨處可見的利用資源、肥沃土壤,而且擁有藍天白云,鳥語花香。
瑪塔股份持續做研發實驗
當記者問及瑪塔生態未來發展規劃時,王永明說道,一個企業的發展是社會自認和商業自身模式的結合,這里不單單包含牡蠣殼固廢的處理,首先它的產業鏈條要以社會責任作為自身責任,在發展中不能守舊。瑪塔自創立至今,相繼與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臺灣逢甲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開展技術合作,已經取得含2項發明專利在內的各項專利18項。
王永明說,傳統的土窯煅燒牡蠣殼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在煅燒過程中由于溫度過高還會造成牡蠣殼中一些營養物質遭到破壞,為此瑪塔生態自主研發的“保護性烘焙分段活化”工藝,得到國內外專家一致好評。公司取得了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科技型企業等榮譽稱號。
瑪塔生態自主研發的“保護性烘焙分段活化”工藝
王永明的“牡蠣大王”夢
九年的創業經歷,被人戲稱“凌晨高速幫”一直以來支撐王永明的就是那個“牡蠣大王夢”,他希望從牡蠣殼中找到一款專注農業綠色發展的肥料,實現牡蠣殼的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發展牡蠣產業園、牡蠣小鎮,構建牡蠣產業的新業態。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牡蠣大王”王永明和牡蠣殼的故事,敬請關注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人物影像志“小超訪談錄”專訪“牡蠣大王”王永明訪談節目。
轉載自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欄目組